「情」是人性;「理」是邏輯。「意料」是根據現有資訊來推估。
也就是:「看似會是某結果,但卻不是,而細想因果常理又說得通。」
也就是:「看似會是某結果,但卻不是,而細想因果常理又說得通。」
意外的安排就在於「卻不是」與「說得通」這兩個要訣。
【卻不是】
故事「越該」怎麼發展,我們就「偏不」這麼做。
編故事要懂得節外生枝、種瓜得豆、反其道而行。
也就是要練習下面的句型:
「原本……但是……」「本該……沒想到……」「理應……誰曉得……」
「原本……但是……」「本該……沒想到……」「理應……誰曉得……」
情侶大吵一架看似要分手之時,偏偏又必須強迫結婚。到了兩人終於心心相印之時,卻又馬上被拆散。
只要保有「偏不」的概念,故意往反方向想,便能產生許多曲折的劇情。通常這部分大家都能做得很好!
【說得通】
意外仍須與合乎人物性格、客觀邏輯。當你的故事出現意外時,請自問:
a. 什麼前因讓意外發生?
b. 依角色的性格會這樣做嗎?
c. 如何能讓角色合理照做?
這三個問答就是在為你的意外找解釋,舉例來說:
a. 為什麼男女主角明明相愛,女方卻突然悔婚?因為事件A發生了,所以……
b. 依女主角的個性會因為事件A就悔婚嗎?
c. 改成什麼原因或是添加什麼原因可以讓女主角合理悔婚?
若真的無法自圓其說,那就必須進行:「改事」、「改人」或「加戲」。
改事:將「意外」改成較合理的事情。(ex:悔婚改成延期)
改人:將當事人的性格改成能合理發生「意外」。(大工程,牽一髮動全身)
加戲:增加情節讓意外發生較為合理。(本技巧將在〈伏筆〉中細說)
還有一種技巧可以讓意外更具張力,叫「第三條路」。
【第三條路】
假設,媽媽跟女友掉進海裡,你百般糾結之後,決定救了女友,媽媽死了。
但沒想到,過了半個月後,媽媽卻被人送了回家,人沒事,原來是被路過漁船救起了。
但沒想到,過了半個月後,媽媽卻被人送了回家,人沒事,原來是被路過漁船救起了。
試想:你該如何面對媽媽,跟她一起生活?女友又該如何面對?
兩難應該是兩個「不可抗力」的拉扯,但如果這「不可抗力」是假的,其實是能兩全的,這也就是「假兩難」。
看似唯二的兩種結果中,其實卻有第三種結果。
這技法其實就是將「兩難」與「意外」合併使用。
第三條路,還有將「誤導」與「意外」合併使用的例子。
我曾看過一個武俠故事。
主角經過漫長的奮鬥,終於要與對手爭奪天下第一,兩方陣營明爭暗鬥、智取武打,在戰況最白熱化之時,我都以為分出勝負就要全劇終了。
結果突然冒出一股第三勢力,一口氣擊潰了雙方,結果本來鬥個你死我活的主角與對手,立時化作攜手合作,共同抗敵。
整篇故事讓主角心心念念的爭奪天下第一,所有讀者無不期盼戰果,竟然沒有分出勝負,又前往下一個更重大的衝突。
「第三條路」的妙用就在這,故事經過「兩難煎熬」或是「劇情誤導」後,其實就是強化了「意料」的可信度,讀者更相信故事會這樣發展。
兩難的痛苦掙扎,讓讀者更加相信「媽媽女友一定要死一個」。
劇情從頭到尾念茲在茲的天下第一,誤導讀者認為「這就是故事的最後衝突了」。
劇情從頭到尾念茲在茲的天下第一,誤導讀者認為「這就是故事的最後衝突了」。
這時候「第三條路」突然地出現,意外感會更強!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故事總愛擺一個意外在高潮之後,因為這時候讀者經歷過高潮都已經鬆懈了,相信故事會這樣順利到結尾了,這時出現的意外才會更讓他們吃驚!
「第三條路」便是:讓「意外」出現在「讀者最鬆懈、想不到之處」。
【總結】
簡單來說,安排意外的重點是:
1. 故意反其道而行。
2. 讓意外能符合角色性格與事件邏輯。
3. 在高潮後、結尾前,讀者鬆懈之時最能發揮意外的效果!
本篇將意外的內涵與步驟做了拆解,還加了點應用,想必能讓你對此技法有新的理解,而不是一直聽人家說「要情理之中啊!要意料之外啊!」卻什麼也學不到。
下一篇,我們接著聊聊「伏筆」它與意外只有一線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