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說家老舍說:
世上允許很不完整的長篇存在,對短篇便不很客氣。短篇小說是後起的文藝,最需要技巧,它差不多是仗著技巧而成為獨立的一個體裁。
真要說值得初學者「先寫短篇」的原因,我想有下列4個好處:
1. 字數短、概念少,不易斷尾
不論寫好或差,短篇就是在幾千字內好好講一個事件、呈現一個概念。只要腦中概念已經清晰,短篇是極有可能在幾天之內便一口氣寫完,進入修稿。
至於長篇便聽有作者寫了數萬字後,因一個卡點無法突破、不夠滿意,便無法再往下寫,時間一久寫作衝動消退,這篇作品也永久斷頭。
以篇幅來講,短篇的確較容易寫完(但不等於寫好)。
2. 更有效率地練習編故事與構思靈感
短篇小說雖然篇幅短、寫作總耗時較少,但每篇都該有一個很強的概念、完整的故事。
一部長篇可能只是一兩個故事(主支線)、一兩個概念,而同樣的創作時間移來寫短篇也許能寫個十幾篇,需要構思十幾個故事與概念。
同樣時間成本花費之下,寫短篇你會更頻繁地訓練自己編故事,加速自己成長。
3. 訓練抓故事重點、呈現概念、鍛鍊技巧
一個短篇常常只為呈現一個概念,所以短篇是更為聚焦的,從你一下筆就是圍繞著想要呈現的概念舖陳。
也因為一篇只為了一個概念存在,理應要千方百計構思嘗試不同的寫法、觀點、風格,將核心概念最完美地呈現,這也是為何短篇小說總要追求「精妙、意外、餘韻、不容贅筆」。
4. 獨立閱讀,機會更多
長篇小說就像「連續劇」;短篇小說就像「單元劇」。
二十集的連續劇,一旦前一兩集觀眾不喜歡,之後十八集他們也不會追看。反之如果開頭喜歡,後面即便越來越粗劣,觀眾往往也會忍著看完(被人物與劇情吸引,好奇心已被起頭)。
而單元劇每篇都獨立,只要系列本身有一定水準,本集讀者不喜歡,下一集他們還是會收看,不容易一次就判生或判死,但也因每集獨立,故事的聲勢也較無法累積。
這便是寫短篇的好處,每篇都是一次新機會。而寫一篇長篇的時間可以寫很多篇短篇,也擁有更多次機會,但也因篇篇獨立,讀者的黏著度便相對較弱。
【總結】
我認為短篇小說是易寫難精,初學者可能覺得很好構思、很好寫完,但卻很難寫出完成度高且精采有趣的作品。很多人覺得短篇好寫常是因為:
1. 字數短,好寫、瞎寫都在短時間內能寫完。
2. 人物、劇情、場景較單一,一篇通常只講一件事(一個概念),所需的人物設定與關係、事件橋段、背景轉場皆較少,因果串連的心力耗費也較少。
3. 寫差了,時間與心力成本也不高,可以重新再寫一篇。
4. 篇幅短,故事一目瞭然,讀與改都較沒負擔。
但其實短篇一點也不好寫,它是高技術密度的。就是因為難寫,所以較為正統的寫作訓練多會要求先寫短篇,讓作者窮盡心神,編排故事、推敲字句、琢磨技巧、布置意境。追求將每一篇都「想寫改」至無懈可擊,作為一種嚴苛的訓練。
練好了短篇才有資格挑戰長篇。
他們的觀念是:短篇都寫不好,怎能寫長篇,精良的文學作品,即便長達數萬字也不該允許品質密度下降,沒經過短篇訓練寫出的長篇必定也是鬆散粗劣。
站在藝術/技術角度此話當然不錯,但以大眾市場來說,卻不一定需要高技術的文學,而是重視娛樂、通俗與說故事的能力(讓人想拿起書、讓人想讀下去)。
因此,若你是偏向鍛鍊寫作技術的寫作者,不喜歡通俗淺顯的作品,從短篇開始要求大量自己寫出短而精的故事應該較適合你。
最後,我要介紹兩個作家:中國短篇小說家「張嘉佳」與以色列短篇小說家「艾加.凱磊」(Etgar Keret)。
前者被媒體讚為「最會講故事的人」;後者被《時人雜誌》盛讚:「他能用六個段落寫出別人花600頁也寫不出來的東西!」他們的短篇小說都被多次買下版權翻拍成電影電視,同獲市場與評論的佳賞。
這證明好故事是不拘長短的!不論你是喜歡寫長篇或短篇、重視大眾或重視藝術,好故事就是好故事,不管你重視什麼、嗜寫什麼,你都可以用故事去包裝你的技術、你的深意,追求寫出有品質且通俗的故事。
這個超開放的議題,如您有感想分享,也歡迎留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