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起承轉合-4段結構」的續作,聚焦在:

一、「拆分第二幕」成為「承」與「轉」的意義。

二、因增加了「轉」而必須在「合」對應的重點。

第二幕的重點洛克在三幕劇-中場的五大任務」裡有提過了,大家可以大概複習一下。在三幕劇中,第二幕所代表的是「衝突」。所謂的衝突便是代表了「兩股力道的衝撞」,一道是主角,另一道是主角的反對方。因此:

衝突便是包含了「阻礙」與「對抗」。

白話點講便是:

主角遇到困難(阻礙),嘗試解決困難(對抗)。

接入第三幕便是解決困難,故事終。

以上是三幕劇的模樣,但四段結構就不同了。它不像第二幕只是面對懸而未決的困難,留待第三幕解決。而是為困難下了一個中場小結

【承與轉的具體意義】

承是順境,轉是逆境。

當我們將第二幕拆分,為「承」與「轉」時。具體來說:

Ø  承,就是要主角戰勝困難。

Ø  轉,就是要主角被困難所擊敗。

這樣解釋是不是清楚多了,比起第二幕只叫你起「衝突」,但「順境」與「逆境」則是具體讓你戰勝與被擊敗。

對主角的心境而言:

Ø  三幕劇:平穩(觸發)低落煎熬(衝突)平穩(解決)

Ø  四段結構:平穩(起)得意自滿(承)低落煎熬(轉)平穩(合)

目的顯而易見是為了製造劇情張力,主角心境的變化差異越大,一般來說劇情張力也隨之增加。

承是攀升,轉是跌落。

讀者都喜歡看主角受折磨,當這折磨越劇烈,讀者才會看得越過癮。試想:

Ø  只有「跌落」:人從一樓跌到地下一樓,感覺傷並不重。

Ø  先升後跌:人爬到二樓,再跌到地下一樓,傷勢肯定比前者重了。

用故事範例來說明便是:

Ø  只有「跌落」:富少的財產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Ø  先升後跌:富少意外地得到了加倍的財產,但轉眼又被奪走,而且還背上鉅額負債。

像這樣的設計,又增加了三個精彩點。

1.        從得意到挫折的劇烈轉折。

2.        因劇變合理帶出主角的轉變。

3.        從低潮到重新振作的激勵感。

這時就牽涉到了「合」的對應。

【合的對應】

原本第三幕的重點是「解決」,但因為在四段結構中多加了一個「逆境挫折」,所以第三幕(合)便不只有單純的解決,而是加入了「重整」

為什麼是「重整」而非「重振」呢?

因為重振只代表了主角的振作。而重整的意義更深,它所代表的是指:

主角將之前「順境時的得意」與「逆境時的低落」做了全盤的檢討,接納過去犯下的錯、己身的不足,並記取教訓成為更好的人,是一個蛻變的過程。而非單指心境的振作。

由此可知,光是加入一個「逆境」,在「合」的階段也要對應加入一個重整的過程,象徵著反省與改變,整個劇情的深度便增加了許多。

【總結】

最後,我用電影《食神》舉例「升跌」與「重整」:

【升】
史蒂芬周藉由瀨尿牛丸一步步重振威勢,一切看似順利,但他也故態復萌,漸漸變回過去囂張跋扈的人。

【跌】:
打算去中國廚藝訓練學院學做菜的史蒂芬周,不僅找不到學院,愛慕他與幫助他的雞姐也死在殺手槍下,自己在逃亡中也身中劇毒,被關在少林寺無法逃離。

【重整】
史蒂芬周回憶之前種種錯誤,終於大徹大悟,一夜白髮,心態上也與過去截然不同,帶著一身武藝(廚藝)回來與唐牛決一死戰(邁向解決)。

以上的範例,如果你試試看拿掉「跌」與對應的「重整」,而是直接從「升」接到「解決」。整個故事的張力、意義、精彩是不是就消失了。

所以我才說,一個「轉」就能讓整個故事活起來。

四段結構並沒有與三幕結構牴觸,只是將中場再分出起落,製造落差,讓結尾的感受更強。作為一個通俗故事的模型,四段絕對比三幕更好用。

我也再次強調,模型是死的,編劇是活的,你絕對可以找到違反這模型的故事,但你在九成的故事中也絕對可以找出「升跌」、「重整」的段落。

因為它們象徵的意義是放諸四海皆準的:

Ø  升跌:劇烈的挫折。

Ø  重整:反省與蛻變。

少了這兩個意義,故事就很難精彩且有深度。

了解結構,不是為了照本宣科,而是為了看穿故事的靈魂。

希望洛克的說明能為你提供一點點編劇上的幫助,感謝你的閱讀。

分享本文:
116堂故事大課
寫作教學【寫作教學】從三幕劇談起承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