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書中角色有一個三面向分析法。
指從三個方面建構出角色的形象,分別是:心理、生理、社會,這是美國編劇大師埃格里(Lajos Egri)在1946年的著作《戲劇寫作的藝術》(The Art of Dramatic Writing)中提出的人物塑造法。
指從三個方面建構出角色的形象,分別是:心理、生理、社會,這是美國編劇大師埃格里(Lajos Egri)在1946年的著作《戲劇寫作的藝術》(The Art of Dramatic Writing)中提出的人物塑造法。
這是一個創作中非常基礎好用的人物創造法,所以洛克不能不提。
埃格里提出,一個角色必須由三個方面構築才會完整。
埃格里提出,一個角色必須由三個方面構築才會完整。
1. 生理面
角色的性別、年齡、種族、高重、身形、面貌、健康、畸形、缺陷、口音、體味、怕冷怕熱怕癢等等生理特徵,都會影響角色的一生、影響他的想法觀念、影響他的行為,我們試想幾個問題:
Ø 林書豪如果在八歲時少了一條腳,現在他的會是怎麼樣的人?還會是現在那個熱情、充滿希望林書豪嗎?還是會變成陰沉、自暴自棄的人?
Ø 如果一個人從小到大都被身邊的人叫「死肥豬」、「醜八怪」,他會有什麼樣的心態?他會有什麼樣的行為?
Ø 如果一個美女一直覺得自己的鼻子塌,當她認識新朋友時,被人盯著鼻子看,她會有什麼想法?什麼行為?她會跟新朋友產生什麼互動?
由這方面去想就能得知,即便是小小的生理改變,也將會讓角色的內心掀起巨大的波瀾!
兩個完全一模一樣的人,就算僅僅是A比B的鼻頭高一公分,在成長經歷中也可能滾動成兩個截然不同觀念的角色、做出完全不同的決定!
所以當你需要創造角色時,你必須明白他的生理狀態,你才能做出合情合理的劇情安排。(反之,為了配合劇情,也可能進而修改角色的過往)
2. 社會面
社會泛指角色的生活背景,他在那裏長大?地形?國家?地區?鄉鎮?讀什麼學校?接觸到什麼人?什麼事?如何被外在環境影響他的觀念,政治觀、宗教觀、社會觀、世界觀?他的家庭父母怎麼影響他,兩性觀?金錢觀?人生觀?他的工作如何影響他?
人的個性是由社會環境所塑造,我們可以試想:
Ø 生長在中國跟生長在美國的同一個人,他的觀念會有什麼不同?
Ø 同一個角色生在貧民區跟富人區,他的觀念會有什麼不同?
Ø 一個單親的孩子跟一個雙親的孩子,他的觀念有什麼不同?
Ø 有一個暴躁的父親或一個懦弱的父親,孩子的觀念有什麼不同?
小小的背景改變,就可以改變整個角色、建立他的性格,沒有性格就沒有行為動機,沒有動機就沒有衝突,沒有衝突就沒有故事。
單單是老爸換了「個性」,就將養出兩個不同觀念的小孩、做出不同的行為、有著不同的故事。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沒有過去的角色,就走不出踏實的未來。
3. 心理面
心理面通常都是由生理面及社會面所構成,當然也有些心理面是與生俱來的,如:智商、性向、敏感度、感性理性、情緒等。
它可能會綜合成角色的心理狀態,如:執著、壓抑、畏懼、渴望、幻想、陰影、罪惡感、自大、自卑等等。
各不相同的環境與生理就能組成千奇百怪的心態,形成各種極端的行為。
有句話說:「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這句話除了在真實世界成立,在好的小說裡也是應當如此。
這句話除了在真實世界成立,在好的小說裡也是應當如此。
光由這三個面向去細思就可以造就許多獨一無二的角色,所以「角色履歷表」的功用也是讓作者勾勒角色三面向的細節,進而理解、塑造角色的性格,推斷角色的行為。
我們會希望從三方建構出擬真的角色,但我也說過,比起寫資料再推想角色可能的行為邏輯(更有人只寫資料卻沒推想,成為一堆廢文),我更喜歡寫下角色的行為記事(事實上,我喜歡讓這些記下的行為都能出現在故事中),我認為這更是直接勾勒角色,比起三面向分析法雖然細節不足,但會更直觀精準。
洛克也說過,我反對花太多時間寫效率低的「角色履歷表」。
<延伸閱讀:角色履歷表的正確寫法>
<延伸閱讀:角色履歷表的正確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