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事件要三足鼎立才會完整。
前因: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中間:事件的經過。
後果:事件的結果與影響。
如果我要寫一個事件,用前中後來安排:
前因:我對一個女生一見鍾情。
中間:我向她告白。
後果:我被她拒絕。
三段寫完,這就是一個簡單而完整的事件。
【缺了一段的事件】
如果事件卻少了「前中後」會發生什麼事呢?我們看以下範例:
<缺少前因>
a. 一個小偷偷偷摸摸潛入行竊(中間)。
b. 小偷得手後離開(後果)。
你看完這段肯定一頭霧水,因為少了「前因」,三足少了一隻,故事就不完整了。
<缺少中間>
a. 小偷因為家中重病的老母必須鋌而走險(前因)。
b. 小偷得手後離開(後果)。
少了「中間」,事件中最精彩刺激的衝突也消失了。
<缺少後果>
a. 小偷因為家中重病的老母必須鋌而走險(前因)。
b. 小偷偷偷摸摸潛入行竊(中間)。
少了「後果」,整個事件就沒有一個定論,讀者的好奇心也沒有被滿足。
當我們試著拿掉三者其一,它們各自的必要性便顯現了。
沒有前因,讀者不知事件為何開始。
沒有中間,讀者不知事件經過,那也是最精彩的部分。
沒有後果,讀者不知後續發展,懸念沒有被滿足。
【承先啟後的事件】
前中後各像一隻支撐腳,但一隻腳也可以同時當作兩個事件的支撐。
a. 小偷因為家中重病的老母必須鋌而走險(前因)。
b. 小偷偷偷摸摸潛入行竊(中間)。
c. 偷竊失敗被抓住了,送上了警車(後果&前因)。
d. 小偷在被押送過程中反抗(中間)。
e. 警車在小偷的擾亂下發生車禍,小偷死亡(後果)。
上一個事件的後果,觸發下一個事件的前因。我們看到的大多故事都是這樣一個接一個將眾多事件給串起來。有做好這一點,故事才會讓讀者覺得緊湊且合理。
【交會的事件】
頭尾相接是常見的做法,但在長篇故事中,事件可能同時並行,這時就會有更多變化。
a. 小偷因為家中重病的老母必須鋌而走險(前因)。
b. 小偷偷偷摸摸潛入行竊,遇上另一個女竊賊(中間)。
c. 兩人得手一起逃脫(後果)。
d. 女竊賊向小偷說明偷竊的緣由(女賊事件的前因與後果)。
小偷事件與女賊事件並行,而它們的「中間」交會(一起行竊)。如果事後沒有向讀者解釋「女賊的前因與後果」,女賊事件也就沒頭沒尾,讓讀者一頭霧水,不知道女賊倒底跟整個故事有什麼關聯,成為了贅戲。
當然,聰明的你可以舉一反三。女賊事件的「中間」可不是非得與小偷事件的「中間」交會,你也可以:
a. 小偷因重病的老母必須行竊,結果家中竟然先闖入了女賊(前因對中間)。
b. 小偷得手後準備銷贓,結果被女賊偷走了贓物(後果對中間)。
事件可以縱向發展,也可以橫向發展,這般縱橫交錯就構成了龐大而複雜的故事網。
【隔幕交會的事件】
副事件交會主事件,可以連著幾幕上演,一口氣完整交代副事件的前因後果,也可以跳過幾幕之後再接續補完,例如:
a. 小偷因為家中重病的老母必須鋌而走險。
b. 小偷偷偷摸摸潛入行竊,遇上另一個女竊賊(女賊中間)。
c. 小偷失敗被抓(但女賊沒被抓,消失了),送上了警車。
d. 小偷在被押送過程中反抗。
e. 警車在小偷的擾亂下發生車禍,小偷昏迷垂死。
f. 再次醒來,小偷已被女賊所救(女賊後果)。
前面女賊驚鴻一撇,之後消失看似沒頭沒尾的贅戲,卻在相隔多幕之後,再次登場,串起因果,這樣遠距離的銜接,也是我們俗稱的「伏筆」。
【總結:事件組成故事】
前段四段分別講了:缺少、縱向、橫向、遠距離,讓它們交互應用,每個看似複雜縝密的故事劇情都是這樣一個事件勾著一個事件構成的。
事件有「前中後」。但巨觀來看,每一篇故事也都有前中後,才能讓故事完整穩固,這也是我們熟知的「三幕劇結構」。
前因(觸發):敘述事件發生的緣由。
中間(衝突):敘述事件處理的經過。
後果(解決):敘述事件的結果與影響。
這三幕之內還有許多「事件前中後」相互連結,將整個故事撐起。用故事、事件的前中後層層展開、連結,這就是小說創作最基礎安全的編造法。
當然,寫作這麼自由,充滿實驗性,很多作家會故意沒頭沒尾斷中間,藉此創造某種意境,讓讀者困惑猜測,這已經超出本文討論的範圍。
如果你覺得你的故事怪怪的,可試著找出每個事件的前中後,看看有沒有缺一隻腳、有沒有事件前後相扣,將它們重新調配一下位置,嘗試新的交會,這些都是重組故事的小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