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拋幾個資訊給你:
1. 2015年8月24日,臉書創下單日10億人上線的重大里程碑,為全球七分之一的人口。
2. 美國流量分析公司統計,臉書已超越Google搜索成為新聞網站最大的流量導入源。
3. 台灣每月至少登入一次臉書的使用者(非殭屍帳號)約為1500萬人,而本島人口約2300萬。
4. 過去臉書推廣失敗的臉書網誌(類部落格),即將以全新優化的介面捲土重來。
看完你有什麼想法,你是:「天啊!臉書超強的,我要趕快到臉書上經營我的網路事業!」還是:「臉書不是我的家,我不會被騙的。」
其實這是一個逆風的呼告。
【部落格已死】
我最少看過上百個部落格因臉書而沒落,不是筆者沒落,是平台,他們都轉往了流量更大、更易擴散的臉書粉絲專頁經營。
有人是本就先經營臉書,後來發覺臉書的缺點後,開一個部落格加減備份,算不上有在經營。
有人是在部落格已有一片天,在臉書崛起後,發現在上面互動觸及真是太爽了,部落格也漸漸荒廢了,只更新臉書。
但更多人是,本來部落格就只是寫開心的,像是家庭生活、吃喝旅遊、心情記事,既然只是寫開心,在臉書寫豈不是更開心!部落格又要語法又要插入圖片,互動少流量低,遠不如臉書好友們爽爽讚!
我也看過有人堂而皇之地置頂公告:
「感謝各位親愛的好朋友們長期對本部落格的支持,本部落格重心將轉往Facebook粉絲專頁!往後所有最新資訊,都會統一集中在Facebook上刊登。」
幾年來,部落格平台兵敗如山倒,用戶大量跳槽至臉書。甚至連新聞媒體都重重下標:
部落格不死只是凋零。
好一句「不死卻凋零」,這樣的大趨勢來看,我這個持反面意見的人好像不太高明。
但有意思的是,既然部落格已經走向衰敗,我不禁要反問:
1. 為何Yahoo還要買Tumblr(部落格平台)呢?
2. 為何Twitter還要推出Medium(簡易部落格)呢?
3. 為何Facebook還要開發Notes網誌(類部落格平台)呢?
答案很簡單,部落格不是死亡、不是凋零,只是轉型。
【新一代的部落客】
過去的部落格平台會希望大量的用戶去「寫」部落格。而現在的新部落格平台則是希望大量的用戶去「讀」部落格。
由生活化的個人資訊轉變為各領域的專家意見。
所以新型部落格平台的方針都極為雷同,介面簡化、重視內容。不讓用戶自訂太多,讓寫者專注在寫內容,讓讀者專注在讀內容。
這與過去的強調個人化配置、內容隨興紀錄的部落格有極大的差異。
再講得戲謔一點:
臉書沒有殺死部落格,只是將不打算寫部落格的人打回原形。
只想吃喝玩樂、上傳照片、打卡寫心情給朋友看的網友們,你們適合寫臉書,沒必要寫部落格將自己搞得那麼累。
而在網路上打算深耕明確主題、經營個人品牌、建立聲量與影響力的人,依然是各部落格平台(或說各大網路公司)張開雙臂爭相搶奪的用戶。
社群網站的興起,是將部落格圈進行一次大瘦身,留下來的都是打算在網路世界大展身手的狠角色,
人少了,卻更強。他們將為網路世界不斷發布原創而質精的文章。
你呢?你是只想寫心情瑣事,還是想穩定發布個人意見、經營網路品牌?
嚴格說起來,這兩者根本沒有取不取代的問題,因為它們本來就是兩個用處完全不同的個人發佈平台。
你會想用掃把取代拖把嗎?不會吧,因為它們本來就是用作不同的事,社交平台與部落格平台也是用作完全不同的事,只是很多人都搞混了。
【部落格只是過渡期】
這時候你可能會靈光一閃,既然臉書這樣強大,部落格又是個人意見基地,那我何不使用臉書即將推出的網誌服務,一舉兩得。
這方法聽來不錯,但前提是你夠信任臉書嗎?我講個真實案例給你聽:
有一個本來有20萬粉絲的網路女模,因為得罪網友被惡意號召檢舉,結果有20萬人的粉絲團竟然被關閉了,之後她雖然重創一個新粉絲團,在我寫文的當下,她已重新經營了一個月,新專頁的粉絲數連4萬都不到。
這件事告訴我們什麼?
別人的家就算你苦心經營再久,還是可能被一刀砍死。你可以抗議申訴,但不一定有用,就算你重新來過,過去的績效也不等於是未來的績效,粉絲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
未來就算強大的臉書開了Notes網誌,他也不過是一個別人家的部落格平台,差別只在「這別人家很大」,你依然有被封砍的風險(劣勢可不只這點)。
雖然我一直提部落格,但它只是過渡,我真正想說的是「個人網站」,不管哪個部落格平台都有風險,也許你還沒必要自架網站,但最少你要擁有屬於自己的網址。
如果你立志想經營網路,不管是正職或是賺外快,請你選一個可以讓你自訂網址的部落格平台,用它來試水溫、練兵。
不管之後會不會獨立架站,至少先將網址握在自己手上,等未來羽翼漸豐,才可以微痛轉移(無法無痛),不再怕平台方封鎖、更改使用條款、停止服務。
當然,要是你打定主意信賴臉書、痞客邦,願意終生與它們當好朋友,你也可以將你的網路事業都押在它們身上,然後祈禱不要出事。
而我生性多疑,還是有一個rocknovels小窩比較安心。
【用臉書取代部落格】
硬要說臉書能不能取代部落格?我的答案是可以,在臉書還是可以定期發布個人意見、建立影響力,只要發文配合臉書特性,依然可以逐步衝高粉絲,有不少領域專家都只有經營臉書,依然可以聚眾、互動、接案,只是不利搜索與找舊文。
即便日後的Notes網誌彌補了這些缺點,甚至讓文章排版的自由度更高,看似完全覆蓋了部落格的功能。
臉書依然只是取代了部落格,但永遠取代不了個人網站。沒有真正的個人網站,你的網路品牌始終建築在風險上。
看完本文,你可能以為我偏向推崇部落格?但下一篇我會站在臉書身邊,勸你跟它當一輩子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