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故事大綱不難,難的是找出角色的變化曲線。
角色的變化就像故事的脊椎,支撐整個故事。而角色的變化要怎麼安排呢?首先要找到角色的「渴望」。整個故事的就是角色追求渴望的過程,從「沒有」至「得到」,這也就是故事主線。
為什麼這會是故事的主調呢?因為人說穿了有「滿足需求」的本能,這也是為何許多故事教學在談理論的時候,總要先引援一下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的人類需求金字塔,才能接著談角色的目標。
不管角色是任何身分,心中一定會有所追求。
【需求構成內心衝突】
我將角色的「需求」再拆得更細,變成「期盼與落差」、「想要與需要」。
「期盼」是角色行動的「動力」
「想要」是「誤導」角色的假目標
「落差」是顯現角色的真正「阻礙」
「需要」是角色終極追求的「圓滿」
這四者組成了角色內心的衝突,也是一個循環的過程。這四點在過渡變化中的四個區塊,也對應了角色的心境:
從「期盼到想要」是「盲目」狀態
從「想要到落差」是「挫折」狀態
從「落差到需要」是「醒悟」狀態
從「需要到期盼」是「滿足」狀態
故事中角色的心境變化也是兩兩相對:
先「盲目」後「醒悟」;先「挫折」後「滿足」。
故事的編排往往是:
由「期盼」出發,主角會希望得到他當下最「想要」的東西,但在他的想要與感受產生「落差」之後,主角才會知道他真正「需要」的東西是什麼。
這就是主角的成長(或說改變)。
故事本身就是在教導角色道理,也在教導聽眾道理。
人的心中都有渴望,有時真正的渴望是不會直接顯現在角色行為上。
a. 你想要有錢,因為你覺得有錢才有安全感,事實上,你需要的是安全感。
b. 你想要有女友,因為你覺得有女友才有真誠的感情,事實上,你需要的是真誠的感情。
大眾故事到處充斥著這類「模式」,誘導著角色(也誘導著讀者觀眾)先去追求他們的「想要」,最後才醒悟他們的「需要」。
《食神》裡的史蒂芬周,費盡心思想奪回他的名利權,但是直到他失去雞姐,他才知道他真正需要的是一分溫暖、一份關懷。
角色會為了他的「想要」去努力,當他「以為會發生」(以為得到會很開心)跟「真正發生」(真正得到卻又不覺得開心)的出現落差時,他才會終於去面對那些被壓抑、或未知的「需要」。
從「想要」到「需要」之間,必須經過一段「落差」。他本來的防衛機制、逃避與抗拒,將在這裡一一被挑戰、擊潰。
在「想要」被擊潰後,真正的「需要」就會浮出水面。
找到「需要」對角色來說是一個很艱鉅的任務,就算不艱鉅,我們也必須把它搞得很艱鉅,我們要讓角色經過外在的折磨、內心的考驗,才會充滿成就感地浮現「需要」。
角色要成長,「需要」必須戰勝「想要」,或者兩者最後合而為一,角色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故事也才會圓滿。
【兩難的想要】
「想要」與「需要」兩者操作上,基本設定成二元對立其實是相對容易的編劇方式。
但如果故事每次都是「想要」是膚淺而錯誤;「需要」是深度而正確。讀者往往在「想要」一亮相時就會猜到「需求」是什麼,故事的感動也大打折扣。
所以進階的做法可以將「想要」與「需要」設定成「兩難」,兩個都沒錯,但基於角色精神他必須選擇「需要」、放棄「想要」。
如電影《搶救雷恩大兵》,一組軍人的任務就是深入敵營救出雷恩。這時兩者各代表什麼?
需要:忠誠執行任務,救回雷恩,但這也將會冒著極大的生命危險。
想要:在戰爭中,每個軍人都想回家、都想活下去。
當「活下去」與「完成任務」兩難鬥爭時,「棄」想要「選」需要才更顯角色節操!這是更有深度的編排技巧!
但,故事也不一定要依循這種「圓滿模式」,有時讓「想要」獲勝,自己被自己的慾望吞噬,故事演變成悲劇,也有另一種戲劇效果。
【最後建議】
在具體安排「想要」與「需要」時,我還有三個經驗小提醒:
1. 主角的需求越具體越好,像是生命安全這麼直觀而強烈的需求才會立刻得到讀者關注,讓讀者知道主角的目標進度。
2. 讓需求堅持到故事最後才滿足,需求可以在故事中段轉換,但應避免在故事中段滿足,這會使故事失去懸念,無法再吸引讀者。
3. 需求必須讓角色非常非常渴望,幾乎是沒有就會死一樣!角色沒有「非常想要」達成,讀者也不會「非常在乎」故事。
本文的概念相當少見,坊間可能只有提到「想要」與「需要」,但我卻將它再拆分成四點,並界定角色的處境心態,希望讓你在運用上不只是簡化的兩端對立,而是能更具內涵的編排!
最後,建議你自己嘗試用熟知的故事拆解出這四點,一定更能理解箇中的奧妙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