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到了第七篇,難道你還真的以為我在教你寫作管理軟體嗎?這只佔了真正意義的三成!
另外四成我是想讓你知道,創作者本身的心態是遠大於使用什麼軟體工具,最後的三成是演示給你,一個創作者活生生血淋淋的創作日常,毫不保留地公開私人「具體、細微且真實」的創作過程(從我的工具可以得知)。
我要讓你知道,創作只是一種平凡無奇,一步一腳印的過程,你也可以做到,任何人都可以。
所謂的「S神器」延續我前六篇的風格,當然也不是什麼神器,只是尋常的「Smart phone」智慧型手機,沒有指定機型、沒有指定App。只要你的手機可以打字儲存、可以拍照、可以錄音,就算你用「智障型手機」也可以達成我要說的方法,甚至,不需要網路。
我一直強調靈感無處不在,在<一招擠靈感>中也說過一個有志創作者應該隨身攜帶紙筆或手機,因為靈感總是來無影去無蹤。以下是我的作法:
【蒐集】
照相功能簡直是好用到爆炸(畫質又越來越高),任何你覺得有感應、能幫助創作的內容都可以拍(當然不要造成別人的困擾),我的許多靈感都是路上拍來的。
例如:我看到有人扶老太太過馬路很感動,就會掏出手機拍一下,就算沒拍到人,拍到斑馬線也可以,只是要提醒自己當下的感受,晚上就可以寫一篇感動好文。如果有網路,同步功能也可以幫你省下一點時間。
【記錄】
我最常進行的就是文字記錄(無須App,簡訊的草稿匣也可),在手機上進行長篇創作很沒有效率,對手、眼、腦的負擔都很大,容易累。手機只適合記短訊,因此懂得抓文章概要就很重要,一個靈感產生,在你大腦裡推敲出概況,這時候你該試著將文章縮成三四短句(可嘗試一段縮一句),我只會記下概要,但事後我只要看三四句概要就可以寫出八九不離十的文章(畢竟都是我的大腦)。例如:
開頭軟體文真相,中列蒐集、紀錄、當天,結尾創作心態。
像上面這樣三句二十多字,我事後就可以寫成千字文,跟我白天的腹稿相差無幾。
故事創作則是要學著記「設定與驚喜」。設定就是記下一個「如果情境」。例如我會寫:
a. 去配眼鏡結果是見鬼眼鏡
b. 獨自走進地下道有個人站在中央看我
c. 用機車順路載陌生人搭便車
這類就是一個情況設定,之後我會根據這設定去想出為什麼與後續,記錄在我的Excel靈感檔。
驚喜則是一個故事最大的伏筆揭曉,例如:
a. 他老婆竟是他姐姐
b. 石內卜是好人
c. 練辟邪劍譜必須自宮
故事最怕沒有驚喜,所以有了驚喜的靈感,就可以將故事往明確方向推進,幾乎決定了故事概況(當然你還需要些編劇技巧),事後再將它補完大綱。相信我:
想故事永遠比寫故事重要多了!
少數情況不適合打字,我就會插上耳機,用耳機的小麥克風錄音(收音好、可以小聲說),錄之前要先想好大概內容,錄太長只會浪費自己事後聽的時間。(別擔心路人眼光,路人會以為你在講電話)
【當天整理】
學習技巧有說:人接受到的資訊,隔一天就會忘掉七成。
紀錄也是這道理,請在每天留一個時段(可以「一開電腦後」或「要關電腦前」),固定整理「當天」手機裡的紀錄,越近整理效果越好,往往拖個三四天,自己就看不懂紀錄、或感覺淡了寫不出東西。
當天即時整理是行動創作最重要的步驟!這裡沒做到,前面的蒐集紀錄都是白忙。
【手機寫作】
我測過我在手機上一分鐘可以打30個字,如果打不停,一小時不就能打1800字!但實際上我們都知道不可能,因為有時「想」比「寫」更花時間。
你真的硬要在手機上寫小說也可以,那請下載一個同步App(我說過的兩款筆記軟體),讓你每五分鐘十分鐘都可以打個一兩百字,好處是:不怕意外讓文件消失、不用用傳輸線傳來傳去。(能同步到雲端與電腦)
用這方法的確可以實現行動創作,每一節下課、午休、等公車、坐捷運你都能「微寫作」,晚上回家再進行修稿。
美國新銳作家──彼得.布雷特(Peter V. Brett)的《魔印人》便是利用地鐵通勤在手機上寫成,每天八百字,兩年十萬字。讓他從上班族變成了專職作家。
因此,手機創作真的不可能嗎?我想這是因個人毅力而異的結果。
【小結】
我相信之前的軟體文應該可以稍稍展現我對創作的嚴謹態度,不等靈感、不等感覺,而是下了苦功、用務實的心態,每天每天重複著基本步驟,並且督促著自己。
這才是我真正想傳達的,創作效率只能靠態度提升。(而非任何軟體神器)
就算你手邊只有一張紙,你也可以寫下你的靈感,整理進你的清楚而豐富的筆記本,無關任何工具。
每天做,然後每天做好,每一個大作家都是這樣產生的。希望我的前七篇文章可以從根本提升你的創作效率,並讓你更看清創作的過程。
最後一篇壓軸,你可能等很久了,「全自動寫作程式I」即將公開,但我真心希望你不要看,難道我前面七篇都沒有感動你、點醒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