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寫作書評

【編劇書】《故事的解剖:跟好萊塢編劇教父學習說故事的技藝,打造獨一無二的內容、結構與風格》書評

作者:羅伯特.麥基(Robert McKee)<到博客來看看這本書

名頭叫「編劇聖經」的超級虛胖書

【不客觀讀後感】

本書是1997年出版的書籍,在亞馬遜得下4.6分的高分,在歐美有不錯的銷量與口碑,被視作影視學院的必讀書目,台灣則到14年才引進。

重點看到了嗎?「影視學院」,也就是說,如果你是看這本書來學寫小說,你會看得很辛苦,經歷長時間(421頁)與注意力渙散得到的收穫其實不成比例,對影視業是本好書,對小說寫作來說本書功效便大打折扣。

說到故事教學,有些人會認為故事無法學、或是學到的只會是老套僵化的教條,這點作者在序說得很清楚:

《故事的解剖》談論的不是規則與公式,而是歷久彌新的原理;談論的不是速成捷徑,而是堅持不懈;《故事的解剖》談論的是客觀事實、精進技藝、尊重讀者與原創。

沒經驗的作者墨守成規;自負的作者離經叛道;只有藝術家能從容精準地掌握形式。

你呢?你是菜鳥、自大狂、還是藝術家?

【章節簡介】

第一部<作者與說故事技藝>像是篇很長的引言,內容空洞,談了些現代故事的問題、故事要說好、故事是生活、可以靠努力……

第二部<結構的光譜>談論了一些電影上的故事段落術語,如:事件、場景、節拍、段落、幕等等,書中的定義似乎與國內的定義有所落差,只能參考。
接著談論了原型劇情/極簡劇情/反劇情,用好懂的解釋其實只是大眾故事/藝術性故事/前衛實驗性故事。

接著兩元化地說明了三者:

大眾故事

藝術性故事/前衛實驗性故事

封閉式結局:
明確結局並解答所有問題。

開放式結局:
留下未解答的問題與未被滿足的情緒。

外在衝突:
重點在與外界抗衡。

內在衝突:
重點在與自身意識情感交戰。

單一主角:
聚焦在單一主角故事。

多重主角:
多位主角各有故事串成大故事。

主動主角:
主動滿足需求,對抗衝突。

被動主角:
被動回應衝突,真正的衝突在內心。

線性時間:
能讓讀者理解時間順序(含倒敘)。

非線性時間:
讀者無法理解事件先後順序。

因果關係:
動機引發行動造成結果,結果又轉成原因,再引發結果。

巧合:
事件隨機發生,影響劇情。

連貫的真實:
遵守故事內的世界觀與規則。

不連貫的真實:
混合多種規則,創造荒謬感。

至於個人要選擇寫什麼取向的故事,作者提出三點參考:

1. 寫作者必須靠寫作維生,越非大眾的故事觀眾會越少,但觀眾數無關作品優劣。

2. 作者必須精通經典形式,不是不懂故事基礎就在反對。

3. 作者必須相信自己寫的東西,寫你熱愛的形式。

第三部<結構與設定>談了故事要訂出明確的時間、地點、主衝突(情節),這都會影響故事。

寧可故事世界小而完整理解,也不要世界大而理解淺薄。

而要怎麼做出好的故事設定,作者提出的三招是:從自己的真實記憶中找、由自己的想像中延伸、找資料研究。最後你可以寫出一大堆點子,然後刪去那些陳腔濫調,保留沒見過的。

第四部<結構與類型>列舉了故事的諸般類型,呼籲要精通並混和改造。

第五部<結構與角色>談了角色在壓力下露出本性角色要有轉變角色塑造與劇情互生

第六部<結構與意義>談了主題、主題的二元性、結局與主題的關係

第七部<故事的本質>談了主角必須有需求,並積極滿足自己的需求,且存在自我矛盾。而作者則從中操弄需求與矛盾的落差!這就是故事。但前提是務必讓讀者認同主角。

第八部<觸發事件>前半部談了先建構完整仔細的世界觀,角色做什麼工作、有什麼政治關係、有什麼價值觀、生平等等設定,有了足夠的材料才能安排觸發事件。

所謂的觸發事件就是我常說的「跨越點」,主角可能一直有志難伸或忽視困境,跨越點就是要發生讓主角展開追尋的事件,所以必須設定好主角的表象目標與深層需求,由此設計衝突來觸發,並且觸發時間點不應慢過故事的四分之一。

第九部<幕的設計>談了故事就是衝突轉折的時間點主副線並行

第十部<場景設計>(此場景指的是幕的更小單位,類似劇情橋段),作者強調最好每個場景都要有轉變,可能是情緒上的、也可能是價值觀上的,而在價值觀上作者提出的正極/中性/負極也與我的三角演繹法很像。

第十一部<場景分析>則是說筆下的每一場景作者都必須清楚該景的衝突、轉變、每一個行為反應、結尾走向、轉折。

第十二部<布局分場>談論怎麼將場景串連,要考慮:故事主題、事件的節奏與速度、層層推進(堆疊衝突)。

第十三部<危機、高潮、衝突解除>談論故事最後的高潮事件會影響故事價值取向(主題);高潮是需要由後往前回推,符合因果邏輯;與故事結尾的餘韻

第十四部<對立原則>則講述價值觀上的對立,內容與四角抗衡很像。

第十五部<舖敘>主講將背景故事巧妙地融入對話之中,將資料化為劇情。

第十六部<問題與對策>又談論了八個面向:興趣、驚奇、巧合、喜劇、觀點、改編、通俗劇、漏洞,本章比較雜而不深。

第十七部<角色>談了角色的矛盾面向,與靠配角影響角色面向。

第十八、十九部<文本><編劇手法>則是偏向劇本與英文語法的技巧,較無參考價值。

四百多頁我用一千五百字講完,如果你自己看可能要看一個禮拜(含不小心睡著與懶得讀時間)。

【硬挑毛病】

本書威名很盛,我反覆閱讀之後一直在想要怎麼下筆(要說真話嗎?),對於想學小說寫作/編故事的人,我不推薦這本書,遠遠不如《超棒小說系列》《先讓英雄救貓咪》。但對於影視產業的人,我雖然是門外漢,但我也不認為它適合國人閱讀。

翻譯上的隔閡、舉例上不親切、架構不算清晰、說明與教學也不具體好懂,感覺只是作者知道很多案例,大量的舉例給你看,扯了很多卻抓不到重點。

感覺就像看了一本教科書,好像很豐富、很多理論、都是重點,但仔細想想又覺得好像沒學到什麼,一本「理所當然」大全集,對新手不易讀,對老手又不夠實用,標準的學院派書啊。

本書只適合跳讀選讀,你還是看我的網站文章就夠了吧。

順便抱怨一下,我手上這本已是第十八刷了耶,在第三部<結構與設定>還出現了明顯的排版錯誤,是連校稿者自己也讀不下去嗎?

實用給星:★★☆/滿分5星

星星說全星 半星
死都要讀:
★★★★★
不得不讀:★★★★
值得一讀:★★★
很閒可讀:★★
早知不讀:

回馬一句:能撐到看完這本書,我已經很佩服我自己了。

Share
Published by

Recent Posts

《黑色行動:台北16小時》小說推薦

《黑色行動》的以前沒有這樣的故…

3 年 ago

如何成為一個編劇?其實不外乎這五種方法

編劇就是故事手藝人,客戶雖然找…

3 年 ago

《個人品牌獲利》寫一本今年最好的禮物

今年寫這本《個人品牌獲利》,我…

4 年 ago

個人品牌從零開始的五件事

要如何從零開始投入個人品牌經營…

4 年 ago

個人品牌獲利與同類書有何不同?

作家就是產品經理,每寫一本新書…

4 年 ago

個人品牌經營者必須收費:四個經驗談

我的經驗裡有四個值得分享給你的…

4 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