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聽聞過歐美的編劇分享,他們團隊在編劇時,必須明確設計電影中每一分鐘應該發生什麼事件,他們甚至有一份共同要遵守的法則,這就是他們的Know-how。

再說個往事。

我曾經讀過一部長篇小說,看完之後,心裡一直覺得納悶,但因為沒有跟其他人討論過,所以只好把這個納悶,當成我主觀的見解,也沒有再提起。

一直到某次有機會,友人跟我聊起這部作品,他也讀過,我本來還不好意思評論,但沒想到友人自己先說了一句:「你不覺得它的結構很亂嗎?

我才終於點點頭。

是的,很亂,而且是因為「沒有結構」才亂。

說老實話,這也是網路小說,或說小說新手的前期通病。他們的點子都超棒,一大堆天才等級的點子,但整體鋪陳設計太差,甚至是根本沒有設計,只憑直覺來寫

所以常常看了開頭覺得超有趣,結果看到中後段開始想睡覺,結尾也收得潦草。雖然看得出作者盡力想做出「高潮感」,但問題是出在整體佈局,跟結局怎麼狂灑狗血無關,自然也無力回天。

《流浪者之歌》三部曲,我從讀完第一部《河濱戰記》後,我就隱約感受到一件事,這個作者的故事水面下,應該是「有結構的」。

等到我讀完二部曲《鬥士》之後,我就從「猜想」變成了「肯定」,抽離情節與人設後,兩本書的寫法都有同樣堅固的鷹架。這種重複不可能是巧合。

到了三部曲《旁觀者》,鷹架的原型依然存在,但它變得更複雜,成為了雙線結構。老實說,《旁觀者》的編排已經是商業電影的編劇水準。

我也確信了,作者駱圓紗真的是有一套Know-how的。

同時基於編劇經驗,我還有股直覺,《流浪者之歌》三部曲的目的應該不是要「出版小說」,而是要影視化,這三篇故事如果要改編成劇本,不用調整太多, 幾乎可以直接搬用

這就是為什麼,《流浪者之歌》三部曲每一部我都寫了書評,因為這樣的寫法非常罕見。

表面上只是一本小說、說一個故事,但骨子底下的東西完全不一樣。《流浪者之歌》三部曲故事編排非常嚴密。如果你有做過故事線的練習,你拿三部曲來拆解一下。

你會發現,這三部曲根本是披著動物小說表皮的商業劇本

這樣的寫作法與成品在台灣真的太少見了,但在歐美卻是一種基本功,哪怕是歐美的YA小說(給青少年看的小說),編劇法都是他們作家的標準配備。所以他們的故事總能無痛影視化,而我們卻總是苦惱說故事人才在哪裡?

再講回實際面。

因為我有編劇工作經驗,不少小說作者都會問說:「如果我想當編劇,該怎麼做?

我真心覺得,把你的小說當成電影寫,就是很好的練習與能力展現。

你的小說有畫過劇情線嗎?你的小說有試著套用結構嗎?你的小說有首尾呼應的安排嗎?你的小說主角有人物成長曲線嗎?你的小說配角有設定立場影響主角嗎?

還有主題的練習

《流浪者之歌》三部曲分別講了「忠誠」、「勇敢」與「愛與希望」。

你知道怎麼用故事包著深刻的主題嗎?要讓主題能夠被讀者接受,通常必須經歷「宣告」、「反主題」、「錯誤」、「重申」等階段。

結構其實是圍繞著主題推衍,當我們設定了一個主題,再來要設計什麼樣的人物可以呈現主題?再用這樣的人設去開展劇情,讓過程有趣、讓讀者滿意。

這裡又關係到「題材」與「田調」,《河濱戰記》講了流浪狗現象;《鬥士》則講了鬥狗場與毒品走私;《旁觀者》則諷刺了教育議題。部分內容可能還需要你實地走訪或者採訪紀錄,才能寫得真實。

以上這些我統稱叫「編劇力」。要嚴謹地寫好一篇故事,付出的心力遠比想像的要大得多。

身為一名創作者,這三本小說可以說是「小說影視潛力」的教科書,非常適合研究,我甚至希望每個大眾小說家都可以學會這套方法,就算是學了之後覺得不喜歡都沒關係,最少你是因為「懂了」才不用,這還是有助於你把一個故事說得更好。

但如果身為一般讀者,《流浪者之歌》三部曲都說了一個好故事,哪怕是單純享受其中的情感,庫洛、沙皮與圓仔都能讓我們看見生命的光輝,讓我們感受到「啟發人心」的力量,這就是故事的魔力,也是故事讀者最大的滿足。

分享本文:
116堂故事大課
小說書評小說家更需要一流編劇力:《流浪者之歌三部曲》總評